资讯分类

办公桌透视性格 比玩星座更靠谱

来源:丁香园
日期:2012-06-20

 

我们在影视作品、小说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福尔摩斯环顾房间四周,推测出房间主人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赖头和尚指着路人怀里的幼女说那是“累及爹娘之物”;Lightman 通过几个表情就知道你有没有撒谎……可是这些真的可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吗?

生活当然不可能那么神奇,但是因为各有所好的人们不经意间会通过他们的个人物品流露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或者试图利用具有某些特点的物品标榜自己。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其实“以物取人”有时比长期的交往更能判断一个人的真性情。

 

见房如见人

 

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格斯林(Samuel D. Gosling)研究证实个人的环境细节会引导观察者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观察者会根据各种看见的线索来判断主人的性格,在这个实验中,设计者提供了大五人格的5个维度:开放性、情绪稳定性、责任心、随和性、外向型。发现观察者可以通过各种线索来推断主人的性格,而在开放性和责任心方面,推断的正确率是比较高的。

格斯林的实验中,选择了办公室和卧室作为实验空间。通过对办公室的观察,观察者对开放性、责任心和外向型三个方面正确率较高;而在对卧室的观察中,不止是上述三方面,所有五个维度的正确率都很高,并且高于在办公室的数据。

之所以卧室比办公室更反映性格,可能因为我们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去装扮卧室。并且卧室更加像是一个私人的地方,我们不会刻意地去掩饰什么,而在办公室,我们 很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它的装饰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心意。实验中使用的卧室大多都是多功能性的,也就是说主人不光在睡觉时才呆在这个房间里,自然携带更多 个人色彩。

 

为什么性格会被物品出卖?

 

交互理论学者们指出:一个人选择并且创造了自己的环境来匹配和加固自己的性情、偏好、态度、观点等。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确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在每天的起居环境中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从墙壁的颜色到家具的摆放都适应着我们的习惯和喜好。

具体来说,联系环境和个人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身份要求(identity claims),一种是行为痕迹(behavioral residue)。

身份要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倾向自我的身份要求,即主人为了标注自己的空间或者强化自己的观念而进行的行为,比如已婚人士会在办公桌上摆全家福。另一种是 倾向他人的身份要求,就是说希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看待自己,比如玻璃柜里闪闪发光的奖杯不是为了给自己看的。但是这两方面往往很难区分,在办公 室里挂个万马奔腾图,到底是因为老板属马还是为了给人“马到成功”的印象?我们很难推测某一行为背后的动机。

但这一行为重复多了,却可以说明点什么。房间主人会一整天一整天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而在这期间,就会发生一些重复的行为。哈佛大学的布斯(David M. Buss)认为,重复的行为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而这些重复的行为就会在房间里留下一些证据,并且可以通过这些来推断主人过去的行为。

 

小心以偏概全

 

虽然在实验中依靠物品线索推断性格的正确率的确大于纯猜测,但是我们仍旧不能根据一两件物品断然给别人贴标签。

首先,主人在带人参观自己的居所前,都会有一番整理和修饰,这一过程会消灭很多可以参考的线索。其次,有些主人会在房间里刻意摆放永久性的象征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象征物可能被我们错误的用来推测主人的性格。

而刻板印象常常左右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如果是比较宽泛的刻板印象例如亚洲人内敛含蓄,结果可能不会有过大的偏差,但是如果这种刻板印象与自己的经历有关,是一个很个人的观念,缺乏统计依据,就会造成比较大的偏差。

不管怎样,个人物品常常被人当做自我的一部分,是每个人“三观”的体现,通过仔细观察办公桌看性格,比研究星座可靠多了。

[作者:丁香人才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