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特刊|公卫科创提升抗疫硬实力 科学防治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
日期:2021-02-06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市成人确诊病例定点收治医院,是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无数的白衣战士义无反顾的奋战在抗疫一线,公卫中心医疗专家与市各大医院专家共同努力,以救治患者生命为第一要务,同时重视临床科研,共同保护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
公卫中心从收入第一例新冠病人开始,医疗团队的临床救治和科研人的学术攻关双管齐下,分秒必争。产生的科研成果反哺临床救治、临床治疗方案的不断调整又为科学家发现新的有效防控手段提供了关键信息。两者相辅相成,最终有效的降低了病亡率,提高治愈率,并且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控是硬手段,科技是硬核实力。公卫中心不仅拥有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医疗救治团队,还拥有一支实力极强的科研攻关团队。
1 月上旬,公卫中心兼职教授张永振团队迅速完成了病原体全基因组测序,确定病原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研判该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并将测序结果率先公布与全世界共享,为建立和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诊断试剂提供了原材料,为后续建立早干预、早治疗的防控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相关论文也于 2 月 3 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随后,于 2 月 20 日及 3 月 17 日在另一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上先后发表新冠病毒的述评文章,分析认为病毒的最早源头可能比当时普遍认为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更为复杂。
不久,公卫中心放射科施裕新教授团队详细快速地统计了公卫中心新冠肺炎患者胸部 CT 表现,研究论文发表于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为后续患者的影像学确诊提供了极大的科学依据。单飞教授团队及时结合了新冠肺炎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对应的影像表现,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发表在呼吸领域权威杂志《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为进一步明确肺部感染的针对性诊疗提供了指导。这两项重要的科研发现为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临床早期识别新冠肺炎患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疫情肆虐期间,公卫中心医护人员发挥吃苦耐劳,逆流而上,攻坚克难的奉献精神。医护科研人员一方面积极投身到夜以继日的救治患者的战斗中,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卢洪洲教授团队将新冠病毒治疗的药物研究及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总结的 3 篇论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研究》、《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的认识》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化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发表于《中华传染病杂志》。关于病毒清除方面的研究论文《The persistence and clearance of viral RNA in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survivors》发表于《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传染病杂志英文版),为临床更加规范科学的诊治、出院标准的制定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循证依据。同时,老药新用方面选择了经化学修饰后安全性更好的羟氯喹(HCQ),证实了 HCQ 使用 5 天作为新冠肺炎临床疗效试验的疗程时,未见明显的临床疗效,而将疗程延长到 10-14 天后,观察到部分有效。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为上海乃至全国抗疫的成功奠定了实质性基础。
中医科医生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将新冠病人的中医临床特征、辨证论治、中药方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整理成文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共同敌人,世界各国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应携手抗疫,共同消灭新冠病毒。中国经验将分享给全世界。4 月 6 日,上海市同巴西圣保罗州举行「上海—圣保罗抗击新冠肺炎经验交流视频会」,公卫中心卢洪洲教授作为境外抗疫医疗专家组后方支持团队成员参与视频交流,与国外同行分享新冠诊疗领域和科技攻关的公卫实战经验。截止目前,公卫中心医护、科研人员新冠相关的已发表科研论文总计影响因子达 116.9 分,为全国乃至全球共同抗击疫情贡献了公卫人的智慧和汗水。
百年坚守,创新卓越,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作者: 编辑:]